icon
/hdupf/gimg/202107/20210728090413_772665.jpg
icon

NEWS

新闻中心

关于印发张世珍副省长在全省科技 工作会议上讲话和全省科技 工作会议报告的通知(上)

作者: 来源: 更新于:2019年03月01日 10时 阅读:0

办公室

甘科办函〔2019〕40号

各市州科技局、兰州新区科技发展局,各高新区、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有关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厅属各单位、机关各处室:

现将张世珍副省长在全省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和全省科技工作会议上的报告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学习领会,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甘肃省科技厅

2019年2月26日 

2.webp.jpg

在2019年全省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副省长 张世珍

(2019年2月13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省科技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工作会议、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体会议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省“两会”精神,总结2018年科技工作,安排部署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在刚刚结束的省科技(专利)奖励大会上,林铎书记等省领导向获奖代表颁了奖,唐仁健省长做了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大会精神,以促进科技创新为己任,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切实提升科技支撑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8年,全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新的突破,科技合作交流向深层次拓展,创新创业环境不断优化,创新活力持续释放,创新实力稳步提升,科技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我省综合科技进步水平保持全国第18位,特别是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得国务院批复并启动建设,有力推动了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锐意进取,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政府,向长期以来奋战在科技战线的同志们和科技专家、学者以及企业家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科技事业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刚才,百战同志代表省科技厅全面总结了2018年全省科技工作,提出了2019年推动科技创新的工作思路和各项举措,我都同意。下面,我就做好今年科技工作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深刻把握科技创新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 明确新时期科技工作的新思路

当前,科技工作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更加复杂,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忧中有机。1月下旬,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上强调,科技领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清醒认识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和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当前推进科技创新工作的首要任务。

近年来,我省科技工作在体制创新、平台建设、产学研融合、能力提升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寒旱农业、地质勘探、重离子物理、冰川冻土、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生物制品、军工装备、航天航空、大气物理、节能环保等技术领域已经具备国家竞争力,部分领域处于“领跑”地位,科技创新对支撑全省高质量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引领作用。但客观看来,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和差距,如经济发展方式粗放、质量和效益低、整体竞争力不强等问题,迫切需要通过科技创新去破解;存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经济和社会之间不协调、不平衡的差距,需要通过科技创新补齐短板;存在生态环境脆弱、生态问题复杂的矛盾,需要通过科技创新支撑绿色发展来破题;脱贫攻坚进入冲刺期的机遇,需要通过科技创新拓宽攻坚路径,激发内生动力。可以说,要实现综合经济实力明显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必须依靠科技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目前,我省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动能转换窗口期、重大任务攻坚期,提质增效和稳速扩量的“双重任务”对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提出了“双重需求”。全省科技工作要立足全局、站高一层,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核心,用新理念、新设计、新战略、新举措,释疑甘肃困惑、解决甘肃问题、推动甘肃发展。要按照省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把“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贯穿于科技工作的全过程,围绕“强产业”“增动能”“挖潜力”来抓发展,紧扣国家政策导向和我省产业基础,加快建立有利于科技资源整合流动、科技供给需求无缝对接、科技成果加速就地转移的政策机制,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牵引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着力夯实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后劲。要坚持以提升核心创新能力为重点加速创新型省份建设,坚持以高质量科技供给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信任为前提充分激发和释放科技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坚持围绕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和我省发展对科技的重大需求,把抓好科技创新作为全省各项工作的立足点和突破点,增强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围绕创新型甘肃建设的任务要求,找差距、补短板,要以更强的紧迫感攻坚克难,狠抓核心技术攻关,狠抓改革任务落实,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要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加强民生领域科技创新, 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三大攻坚战,让科技创新成果更多为人民所及、所享、所用, 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以更加积极的作为和更加富有成效的措施,奋力开创全省科技工作新局面。

二、科技创新要助力支撑实体经济发展,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

一要依靠科技创新支撑十大生态产业提速发展。十大生态产业是转方式、调结构,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换道超车的重要平台。当前,我省针对十大生态产业发展已经构建了比较完善的政策和规划体系,正在稳步推进持续向好发展。科技工作要聚焦十大生态产业发展技术的短板,在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原创技术方面组织实施一批科研项目,开发一批有利于促进绿色生态产业发展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要围绕全省十大生态产业发展和创新链需求,布局建设省级科技创新基地,系统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春节前,省科技厅牵头会同相关部门起草编制了《甘肃省十大生态产业技术引进指南》,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省科技厅要加快工作进度,会同相关部门尽快完善后上报省政府审定,下一步要印发全省各市州、部门、企业等,在技术、人才、企业引进中参考使用。要紧紧围绕科技创新对十大生态产业的支撑,加强统筹谋划,务求取得实效。

二要依靠科技创新打造传统产业竞争新优势。我省以能源资源型传统产业为主的重化工结构特征明显,规上工业增加值中重工业占80%以上。因此,要选择底子好、潜力大的传统优势产业,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力度,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发现价值链,瞄准市场需求,推动传统产业从半成品向产成品转化、从粗放低效向优质高效提升、从产业链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解决我省传统产业存在的产品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成本缺乏竞争力、附加值低、行业上下游不配套等突出问题,增强传统优势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军工企业是我省发展的强项,航空航天、材料工业、核工业等在全国处于“并跑”、“领跑”地位,要把这一优势发挥好,加快“军转民”、“民参军”项目建设,促进信息、技术、人才、设施等要素军地双向流动,推动建立军民两用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和中试基地等,建设科技军地共享平台,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三要大力支持民营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要坚决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重大决策,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引导相结合,不断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投融资体系和人才支撑体系,促进民营科技企业上规模、上水平、上效益,形成以民营科技型规模以上企业为骨干,民营科技创新机构为支撑的民营科技企业群体,使民营科技型企业在我省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要用好科技创新券,降低企业创新投入成本,促进科技创新供需有效对接。要大力培育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为民营科技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技术咨询服务。积极鼓励各类科技人才到民营科技企业创业,各级人事行政主管部门和人才服务机构要积极主动为民营科技企业提供人才招聘、推荐和人事代理服务。要鼓励民营科技企业与国内外企业合资、合作,引进人才、资金和先进技术,鼓励民营科技企业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发展成为高新技术企业。要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激发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活力,促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民营科技企业要加大科研开发和科技攻关力度,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稳定的科技合作关系,进行产学研联合科技攻关,持续增强民营科技企业的创新能力。

四要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省上已经出台了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直通机制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各市州、相关部门要强化服务意识,全面掌握各类市场主体在创新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协调解决,认真抓好政策落实,确保政策“最后一公里”畅通无阻,切实让广大科技工作者得到实惠,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既要注重从传统的市场化机制推动,也要充分发挥半行政化、行政化推动作用,通过丝绸之路国际知识产权港、科技大市场等中枢平台,着力推动在技术、专利、重大科技成果的信息对接和成果的经营、增值、产业对接和转化等层面的信息连通,真正形成产学研融合、政银税联动的成果转移转化支持机制。要利用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逐步健全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科技推广机制,充分利用好现有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基地,鼓励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支持双方建立产业技术研究院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新型产学研合作组织,加速科技成果转移和技术转化。要积极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支持设立一批“四不像”新型研发转化机构,加快培育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一支懂专业、懂管理、懂市场的技术经纪人队伍,促进专业化对接,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水平。

五要加强引才引智推动科技创新。要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贯彻好、执行好、落实好重大人才工程和重点人才项目,不断探索引才引智新模式,打造特色鲜明的人才队伍,为建设创新型甘肃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要进一步加强境外培训工作,重点在通道物流、信息化、国际商务合作、科技交流等方面建立与新加坡等国家的中长期人才培训合作长效机制。要提升引才工作质量,明确引进外国人才重点,从完善工作体制机制,提升服务管理水平,服务我省十大生态产业等方面,开展引才专项计划,提升我省引进外国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把我省真正需要的高质量人才引进来。要构建引才引智服务体系,进一步贯彻落实好省委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引进外国人才工作实施意见,制定完善配套政策,建立省级部门间的沟通联络机制,在保障高端外国专家住房、看病、就医、子女就学等方面,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支持。要探索和完善政府引导、市场配置的引才引智工作路径,进一步完善海外工作站的配套政策和保障措施,发挥甘肃省引进海外人才工作站的平台作用。引导和培育专业从事外国专家和高端外国人才招聘的市场主体,降低省内企事业单位引才引智成本。要提升引才引智项目质量和层次,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培育一批国家首席、高端和重点项目,引进外国高端人才服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

三、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举全省之力建设好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我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平台,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推手,也是新时代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要结合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进一步强化“主责、主业、主角”意识,集中绝对优势,聚集优质资源,全力推进兰州白银国家自创区建设。一要强化工作运行保障。要按照“省统筹、市建设、区域协同、部门协作”的工作机制,不断探索完善跨层级、跨部门的集中统筹和协同创新组织模式,突出政府宏观管理和调控职能,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加快建立纵向领导体制、横向协调机制和行政服务体系,形成工作合力,有力有序有效推进自创区建设。二要明确目标方向和发展定位。要精准把握兰州白银国家自创区和兰白试验区的不同内涵和需求,突出以市场机制为导向,综合考虑现有产业基础和区域资源环境特点,进一步细化明确目标方向和发展定位。《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8-2022年)》已于今年1月报科技部,省科技厅要会同相关部门积极跟进,尽快进行审核会签后报国务院批复。三要持续释放创新活力。《关于支持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已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目前正在等待上省委常委会议审定。待《若干意见》印发后,兰州市、白银市和两个高新区要对标省级层面支持意见,配套出台相关意见、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时间节点和抓建责任;同时,要推进政策体系创新,按照用足用好国家现有的、学习借鉴别人成功的、创新试验自己急需的要求,在自创区政策层面不断“出实招”“出奇招”,打好“自主创新”“先试先行”两张牌,精准把握“法无禁止即可为”的原则,着力突出“敢想敢干”,在政策上线和底线之间的广阔空间放手作为。四要不断深化区域交流合作。要持续强化与上海张江等国家自创区间的密切合作,进一步落实双方战略框架合作协议,加强双方创新联动、产业互动,深化园区、企业、技术转移等方面合作,重点围绕“一带一路”“人才共享”“产业转移”等方面做文章,力争区域创新合作取得更多实效,探索形成欠发达或后发地区创新驱动支持发展的模式,探索形成东西互动协作的机制和模式。

四、科技创新助力支撑脱贫攻坚,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一要依靠科技创新拓展现代农业发展新空间。当前我省农业发展仍然存在特色产业体系不健全、链条不完备、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营销滞后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脱贫攻坚的成效。富农产业培育关乎贫困地区农民能否稳定增收,要解决好这些突出问题,进一步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就是要依靠科技创新,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重中之重,以牛、羊、菜、果、薯、药为主攻方向,发展具有甘肃特色的现代丝路寒旱农业,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要进一步加强以农业科研院所、龙头企业为主体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研发和推广,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要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推进农业生产网络化、智能化、精准化,加快智能控制等技术在我省特色农业发展中的推广应用,增强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供给质量;在加工和流通环节,要通过科技攻关,加快提升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技术装备水平,积极引导传统食品和主食加工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推动我省特色农产品由初级产品到精深加工产品、由产业链初端到终端跃升。要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园区在发展特色农业、高新农业等方面的创新平台作用和示范推广作用,加大先进科技成果的集成创新、转化应用和辐射推广力度,带动更多的贫困群众在市场中“寻宝”、从科技中“掘金”。

二要加大推行科技人才支持扶贫行动力度。要按照省政府关于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政策措施,建立全省科技特派员精准扶贫信息系统,进一步优化科技特派员队伍结构,完善科技特派员的选聘及考核机制,通过科技特派员进村入户开展科技服务、组织实施科技扶贫项目来加快贫困地区产业培育、提高大数据管理平台的运用。通过提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创业式扶贫服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方式,为扶贫开发提供强大的智力和科技支撑。各级、各部门要积极为科技特派员开展工作创造条件,全面落实保障政策和待遇,解除科技特派员后顾之忧。

三要突出民生科技保障生态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和脱贫攻坚是全省两项基础性、底线性任务,要立足我省生态环境脆弱的短板,加大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的研发力度,以科技创新为动能推进全省自然保护区环境整治与建设,切实遏制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加强对再制造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发应用,通过科技创新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从营造宜居环境入手,通过科技创新,在城市不断提高大气污染治理、生活垃圾处理、餐厨废弃物回收利用等方面的能力;在农村通过科技创新推动农村厕所、垃圾、风貌“三大革命”和生活污水处理、废弃农膜回收利用及尾菜处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加大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力度。要进一步提升防灾减灾的科技支撑能力,通过运用信息化等现代技术手段,不断完善生态、环境、地质监测和预警系统,增强监管和应急处置能力,有效避免环境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加快推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进一步激发创新动力活力

一要突出服务抓实科技管理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要通过改革,改变以静态评价结果给人才贴上“永久牌”标签的做法,改变片面将论文、专利、资金数量作为人才评价标准的做法,不能让繁文缛节把科学家的手脚捆死了,不能让无穷的报表和审批把科学家的精力耽误了。总书记的这番话语重心长,针对性很强。各级科技主管部门,特别是省科技厅,要结合实际持续推进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以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为核心,以构建科学、规范、高效、诚信的科技管理体系为目标,改革科研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机制,建立完善以信任为前提的科研管理机制,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人财物自主支配权,充分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活力,营造更加有利于可持续创新的生态环境。要进一步优化完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方式,更加关注支持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千人计划等重要人才的计划申报项目,解决重点产业卡脖子、瓶颈约束问题和新兴产业发展中面临的共性、关键性的技术问题。

二要优化科技创新的政策实施。要研究制定我省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的措施,“开明渠、堵暗道”,做到激励而不是制约、激活而不是管死,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在兰州白银国家自创区和兰白试验区开展支持力度更大的“绿色通道”改革试点,持续探索以绩效和诚信为核心的科研管理改革。积极探索通过“互联网+科研服务”等措施,精简程序、简化手续,使科研人员从杂事琐事中解放出来,安心搞好研究和转化。

三要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基地建设。按照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优化整合要求,强化统筹布局,健全开放共享和协同创新机制,突出问题导向、产业导向、目标导向、需求导向、效率导向,统筹规划和系统布局科技创新基地和科技基础条件保障能力建设,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建立完善省级科技创新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和条件保障能力体系。通过省级层面积极支持引导中科院兰州分院、兰州大学等中央在甘单位,抓住国家层面创新基地的布局优化等规划,双方共同推动力争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大装置在甘肃的落地。要加大对重离子治疗装置国产化等重大成果的转化力度,带动我省高端装备制造关联企业的发展。要根据省级科技创新基地功能定位,强化分类管理、分类支持,统筹存量和增量,建立完善符合不同类型基地特点的建设思路、管理模式和经费支持方式。要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科研条件保障能力建设,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支撑服务能力。

四要以机构改革为契机提升基层科技创新能力。目前,各市州、县市区正在进行机构改革,各地要以此次机构改革为契机,加强基层科技管理部门队伍建设,强化县级科技部门在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全县科技工作、营造科技工作环境、组织实施科技项目、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开展科普工作等方面的功能,大力提升县一级科技创新能力。另外,近年来部分市州受经济下行、化解地方债务等压力,财政科技投入增速缓慢,个别地方科技主管部门没有可以支配的科研资金,推进工作难度很大。各市州要高度关注这一问题,保机构、扩功能、加投入,保障财政科技投入增长,撬动社会资本投入科技创新,以科技投入的增长,拉动科技产出的增加。同时,各市州科技主管部门,特别是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各单位要积极组织凝练项目,争取获得绿色生态产业发展基金和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技术创新驱动基金的支持。

同志们,做好今年科技创新各项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持之以恒的工作作风,全力推动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新进展,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